1、痛心入骨 [tòng xīn rù gǔ]
释义:形容伤心到了极点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是以智达之士莫不痛心入骨。”
2、痛心绝气 [tòng xīn jué qì]
释义:形容悲愤到极点。
出处:《晋书·桓温传》:“今寇贼冰消,大事垂定……而横议妄生,成此贝锦,使垂灭之贼复获苏息,所以痛心绝气,悲慨弥深。”
3、肝肠寸断 [gān cháng cùn duàn]
释义:比喻伤心到极点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燕策三》:“吾要且死,子肠亦且寸绝。”
4、恻怛之心 [cè dá zhī xīn]
释义:形容对人寄予同情。同“恻隐之心”。
出处:晋·苻郎《苻子》:“观刑曰乐,何无恻怛之心焉?!”
5、愚夫愚妇 [yú fū yú fù]
释义:旧时称平民百姓。
出处:《尚书·五子之歌》:“予视天下,愚夫愚妇,一能胜予。”
6、如丧考妣 [rú sàng kǎo bǐ]
释义:丧:死去;考:已死的父亲;妣:已死的母亲。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。
出处:《尚书·舜典》:“二十有八载,帝乃殂落,百姓如丧考妣。”
7、悲愁垂涕 [bēi chóu chuí tì]
释义:垂:垂下。涕:泪。因为悲哀、愁苦而落泪。
出处: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一里老幼,悲愁垂涕相对,三日不食。”
8、疾首痛心 [jí shǒu tòng xīn]
释义:①伤心到时极点。②痛恨到极点。
出处:《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·曹海凝墓志》:“民嗟邑主,疾首痛心。”《南史·虞寄传》:“不意将军惑于邪说,翻然异计,寄所以疾首痛心,泣尽继之以血,万全之策,窃为将军惜之。”
9、哀哀欲绝 [āi āi yù jué]
释义:绝:断气,死。形容极其悲痛。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三回:“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。”
10、泪干肠断 [lèi gān cháng duàn]
释义:形容伤心到极点。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2回:“气的彩云哭个泪干肠断。”
11、哀痛欲绝 [āi tòng yù jué]
释义:伤心得要死。形容悲痛到了极点。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三回:“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。”
12、痛心拔脑 [tòng xīn bá nǎo]
释义:形容伤心到极点。
出处: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文章》:“陆机与长沙顾母书,述从祖弟士横死。乃言,痛心拔脑,有如孔怀。”
13、万全之策 [wàn quán zhī cè]
释义:策:计策、办法。极其周到的计谋、办法。
出处:《韩非子·饰邪》:“而道法万全,智能多失。夫悬衡而知平,设规而知圆,万全之道也。”
14、悲不自胜 [bēi bù zì shèng]
释义:胜:能承受。悲伤得自己不能承受。形容极度悲伤。
出处: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赋序》:“《燕歌》远别,悲不自胜。”
15、痛入骨髓 [tòng rù gǔ suǐ]
释义:痛到骨头里。比喻痛恨或悲伤之极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燕策三》:“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:‘吾每念常痛于骨髓,顾计不知所出耳!’”
16、悲痛欲绝 [bēi tòng yù jué]
释义:绝:穷尽。悲哀伤心到了极点。
出处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七章:“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,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,跪着呜咽哭啼,直到死在这山脚下。”
17、悲愤填膺 [bēi fèn tián yīng]
释义:膺:胸。悲痛和愤怒充满胸中。
出处:清 伤时子《苍鹰击》第六折:“草头朝露,贵贱都虚度。悲愤填膺莫诉,壮怀孤负。”
18、痛心切骨 [tòng xīn qiè gǔ]
释义:伤痛透到骨头里。形容悲愤之至。亦形容痛苦的程度极深。
出处:清·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白萍》:“子负心太甚,即王魁、李益,有不逮焉……思之痛心切骨,街非一朝一夕矣。”
19、痛哭流涕 [tòng kū liú tì]
释义:涕:眼泪。形容伤心到极点。
出处: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臣窃惟事势,可为痛哭者一,可为流涕者二,可为长太息者六。”《宋史·胡铨传》:“而此膝一屈不可复伸,国势陵夷不可复振,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矣。”
20、痛不欲生 [tòng bù yù shēng]
释义:悲痛得不想活下去。形容悲痛到极点。
出处:宋·吕大钧《吊说》:“其恻怛之心、痛疾之意不欲生。”
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,仅供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