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 > 成语查询>>

形容四季总体的成语

  • 作者:admin 更新时间:2025-02-17 16:59

1、冬裘夏葛 [dōng qiú xià gě]

释义:裘:皮衣;葛:葛麻衣。泛指美服。

出处:《公羊传·桓公七年》:“士不及兹四者,则冬不裘,夏不葛。”

2、多事之秋 [duō shì zhī qiū]

释义:多事:事故或事变多;秋:时期。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。

出处: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十二:“所以多事之秋,灭迹匿端,无为绿林之嚆矢也。”

3、春秋无义战 [chūn qiū wú yì zhàn]

释义: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。也泛指非正义战争。

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孟子曰:‘春秋无义战。’”

4、含苞欲放 [hán bāo yù fàng]

释义:苞:花苞;欲:将要;放:开放。形容花将开而未开时的样子。
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又命摧花使者;往来保护;以期含苞吐萼之时;加之呈妍。”

5、春华秋实 [chūn huá qiū shí]

释义:华:花。春天开花,秋天结果。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。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。

出处:《后汉书》第五十二卷:“春发其华,秋收其实,有始有极,爱登其质。”

6、冬烘头脑 [dōng hōng tóu nǎo]

释义:冬烘:迂腐,浅陋。指头脑糊涂、愚腐,不明事理的人。同“头脑冬烘”。

出处:

7、金风送爽 [jīn fēng sòng shuǎng]

释义:金风:指秋天的风。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,秋为金。秋风带来了凉意。

出处:鲁迅《孔诞祝圣言感》:“金风送爽,凉露惊秋。”

8、春回大地 [chūn huí dà dì]

释义: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。形容严寒已过,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。

出处:宋·周紫芝《太仓稊米集·岁杪雨雪连日闷题二首》:“树头雪过梅犹在,地上春回柳未知。”

9、皮里春秋 [pí lǐ chūn qiū]

释义: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。

出处:《晋书·褚裒传》:“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:‘季野有皮里阳秋。’言其外无臧否,而内有所褒贬也。”

10、鸟语花香 [niǎo yǔ huā xiāng]

释义:鸟叫得好听,花开得喷香。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。
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九十八回:“云雾渐淡,日色微明,四面也有人烟来往,各处花香鸟语,颇可盘桓。”

11、春蛙秋蝉 [chūn wā qiū chán]

释义:春天蛙叫,秋天蝉鸣。比喻喧闹夸张、空洞无物的言谈。

出处:晋·杨泉《物理论》:“夫虚无之谈,尚其华藻,此无异于春蛙秋蝉,聒舌而已。”

12、眉目传情 [méi mù chuán qíng]

释义:用眼色传递情意。多用于男女之间。

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一折:“只你那眉眼传情未了时。”

13、疾风扫秋叶 [jí fēng sǎo qiū yè]

释义:比喻力量强大、行动迅速,象暴风扫除落叶一样。

出处:《资治通鉴·晋记·孝武帝太元七年》:“以吾出晋,校其强弱之势,犹疾风之扫秋叶。”

14、春秋鼎盛 [chūn qiū dǐng shèng]

释义:春秋:指年龄;鼎盛:正当旺盛之时。比喻正当壮年。

出处:汉·贾谊《新书·宗首》:“天子春秋鼎盛,行义未过,德泽有加焉。”

15、落叶知秋 [luò yè zhī qiū]

释义:指见到落地的黄叶,知道已经是秋天快到了。

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二十:“叶落知秋,举一明三。”《续灯传录》:“弦动别曲,叶落知秋。”

16、春风化雨 [chūn fēng huà yǔ]

释义:化:化生和养育。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。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。

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。”

17、春去秋来 [chūn qù qiū lái]

释义:春天过去,秋天到来。形容时光流逝。

出处:明·刘基《大堤曲》:“春去秋来年复年,生歌死哭长相守。”

18、傲雪凌霜 [ào xuě líng shuāng]

释义:形容不畏霜雪严寒,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。比喻经过长期磨练,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、无所畏惧。傲,傲慢、蔑视。

出处:宋·杨无咎《柳梢青》:“傲雪凌霜,平欺寒力,搀借春光。”

19、腊尽春回 [là jìn chūn huí]

释义:腊:指腊月,即农历十二月。腊月过去,春天又来了。

出处:唐·孙道绚《菩萨蛮·梅》:“阑干六曲天围碧,松风亭下梅初白。腊尽见春回,寒梢花又开。”

20、肥冬瘦年 [féi dōng shòu nián]

释义:南宋吴地风俗多重冬至而略岁节,冬至时家家互送节物,有“肥冬瘦年”之谚。见宋无名氏《豹隐纪谈》、宋范成大《吴郡志·风俗》。

出处:

21、空洞无物 [kōng dòng wú wù]

释义:空空洞洞,没有什么内容。多指言谈、文章极其空泛。
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此中空洞无物,然容卿辈数百人。”

22、百岁千秋 [bǎi suì qiān qiū]

释义:一百年,一千载。形容岁月漫长,历时很久。

出处:《韩非子·显学》:“今巫祝之祝人曰:‘使若千秋万岁。’千秋万岁之声恬耳,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,此人所以简巫祝也。”

23、大地回春 [dà dì huí chūn]

释义:指冬去春来,草木萌生,大地上出现一片生机景象。有时亦用比喻形势好转。

出处: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62回:“阴历初三立春,当时有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之义。”

24、暗送秋波 [àn sòng qiū bō]

释义: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。指暗中眉目传情

出处:宋·苏轼《百步洪》诗之二:“佳人未肯回秋波,幼舆欲语防飞梭。”

25、春花秋月 [chūn huā qiū yuè]

释义:春天的花朵,秋天的月亮。泛指春秋美景。

出处:南唐·李煜《虞美人》词:“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多少。”

26、寒来暑往 [hán lái shǔ wǎng]

释义:盛夏已过,寒冬将至。泛指时光流逝。

出处: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寒往则暑来,暑往则寒来,寒暑相推,而岁成焉。”

27、春色满园 [chūn sè mǎn yuán]

释义: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
出处:唐·吕从庆《丰溪存稿·小园》:“小园春色丽,花发两三株。” 宋·叶绍翁《游小园不值》:“应怜屐齿印苍苔,小扣柴扉久不开。春色满园关不住,一枝红杏出墙来。”

28、春光明媚 [chūn guāng míng mèi]

释义:明媚:美好,可爱。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。

出处:元·宋方壶《斗鹌鹑·踏青》套曲:“时遇着春光明媚,人贺丰年,民乐雍熙。”

29、春露秋霜 [chūn lù qiū shuāng]

释义:比喻恩泽与威严。也用在怀念先人。

出处: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诏策》:“眚灾肆赦,则文有春露之滋;明罚敕法,则辞有秋霜之烈。”

30、和风细雨 [hé fēng xì yǔ]

释义:和风:指春天的风。温和的风,细小的雨。比喻方式和缓,不粗暴。

出处:南朝·陈·张正见《陪衡阳王游耆阇寺》:“清风吹麦垄,细雨濯梅林。”

31、春意盎然 [chūn yì àng rán]

释义:春意:春天的气象。盎然:丰满、浓厚的样子。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。

出处:季羡林《难忘的一家人》:“此时宴会厅里,必然是笑声四起,春意盎然,情谊脉脉,喜气融融。”

32、汗流浃背 [hàn liú jiā bèi]

释义:浃:湿透。汗流得满背都是。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。现也形容出汗很多,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。

出处:《后汉书·伏皇后纪》:“操出,顾左右,汗流浃背。”

33、冬烘先生 [dōng hōng xiān shēng]

释义: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。

出处:五代·王定宝《唐摭言》卷八:“主司头脑太冬烘,错认颜标作鲁公。”

34、各有千秋 [gè yǒu qiān qiū]

释义:千秋:千年,引伸为久远。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。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,各人有各人的特色。

出处:嘉会难再遇,三载为千秋。 汉·李陵《与苏武三首》

35、利析秋毫 [lì xī qiū háo]

释义: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、精明。

出处:《史记·平准书》:“故三人言利,事析秋毫矣。”

36、花香鸟语 [huā xiāng niǎo yǔ]

释义:鸟语:鸟鸣如同讲话一般。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。
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九十八回:“云雾渐淡,日色微明,四面也有人烟来往,各处花香鸟语,颇可盘桓。”

37、浮瓜沉李 [fú guā chén lǐ]

释义: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。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。

出处:三国·魏·曹丕《与朝歌令吴质书》:“浮甘瓜于清泉,沉朱李于寒冰。”

38、寒冬腊月 [hán dōng là yuè]

释义:腊月:农历十二月。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。

出处:汉·无名氏《别诗(骨肉缘枝叶)》:“征夫怀远路,游子恋故乡。寒冬十二月,晨起践严霜。”

39、冬日可爱 [dōng rì kě ài]

释义: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、亲切。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,使人愿意接近。

出处:《左传·文公七年》:“赵衰,冬日之日也;赵盾,夏日之日也。”杜预注“冬日可爱夏日可畏。”

40、残冬腊月 [cán dōng là yuè]

释义:腊月:阴历十二月。指一年将尽之时。
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七:“错过了吉日良时残冬腊月,未必有好日了。”

41、风和日丽 [fēng hé rì lì]

释义:和风习习,阳光灿烂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。

出处:清·吴趼人《痛史》:“是日风和日丽,众多官员,都来祭奠。”

42、春兰秋菊 [chūn lán qiū jú]

释义:春天的兰花,秋天的菊花。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。

出处:战国·楚·屈原《九歌·礼魂》:“春兰兮秋菊,长无绝兮终古。”

43、花枝招展 [huā zhī zhāo zhǎn]

释义:招展:迎风摆动的样子。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。
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二回:“袭人等捧过茶来,才吃了一口,平儿也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来了。”

44、洞察秋毫 [dòng chá qiū háo]

释义:洞察:看得很清楚;秋毫: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,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。形容人目光敏锐,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。

出处: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见舆薪,则王许之乎?”

45、漫天盖地 [màn tiān gài dì]

释义:指遍布天地之间。

出处:清·蒲松龄《东郭外传》:“齐人漫天盖地说大话,把他那婆子喜的似风魔。”

46、冬温夏清 [dōng wēn xià qīng]

释义:冬天使父母温暖,夏天使父母凉爽。指人子孝道。亦泛称冬暖夏凉。

出处:北魏《张猛龙碑》:“冬温夏清,晓夕承奉。”

47、春秋笔法 [chūn qiū bǐ fá]

释义: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。

出处: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在位听讼,文辞有可与人共者,弗独有也。至于为《春秋》,笔则笔,削则削,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。”

48、春蚓秋蛇 [chūn yǐn qiū shé]

释义:比喻字写得不好,弯弯曲曲,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。

出处: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:“行之若萦春蚓,字字如绾秋蛇。”

49、春雨如油 [chūn yǔ rú yóu]

释义:春雨贵如油。形容春雨可贵。

出处: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一:“春雨一滴滑如油。” 明·解缙《春雨》:“春雨贵如油,下得满街流,滑倒解学士,笑坏一群牛。”

50、挥汗如雨 [huī hàn rú yǔ]

释义:挥:洒,泼。形容天热出汗多。

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连衽成帷,举袂成幕,挥汗成雨。”

51、皮里阳秋 [pí lǐ yáng qiū]

释义: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。

出处:《晋书·褚裒传》:“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:‘季野有皮里阳秋。’言其外无臧否,而内有所褒贬也。”

52、电闪雷鸣 [diàn shǎn léi míng]

释义:闪电飞光,雷声轰鸣。比喻快速有力。也比喻轰轰烈烈

出处:杜鹏程《在和平的日子里》第五章:“是英明的主意,这主意通过电话就电闪雷鸣一样传遍工地。”

53、橙黄橘绿 [chéng huáng jú lǜ]

释义:指秋季景物。

出处:宋·苏轼《赠刘景文》诗:“一年好景君须记,最是橙黄橘绿时。”

54、春生秋杀 [chūn shēng qiū shā]

释义:春天万物萌生,秋天万物凋零。

出处:唐·白居易《贺杀贼表》:“伏惟文武孝德皇帝陛下:君临八表,子育群生,合天覆地载之德,顺春生秋杀之令。”

55、簟纹如水 [diàn wén rú shuǐ]

释义:簟:竹。竹席细密的纹理像清凉的水一样。常用以形容夏夜的清凉。

出处:宋·苏轼《南堂五首》:“扫地焚香闭阁眠,簟纹如水帐如烟。” 宋·辛弃疾《御街行》:“纱厨如舞,簟纹如水,别有生凉处。”

56、老气横秋 [lǎo qì héng qiū]

释义: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。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。也形容缺乏朝气。

出处:南朝·齐·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风情张日,霜气横秋。”

57、滴水成冰 [dī shuǐ chéng bīng]

释义:水滴下去就结成冰。形容天气十分寒冷。

出处:宋·钱易《南部新书》:“严冬冱寒,滴水成冰。”

58、良辰美景 [liáng chén měi jǐng]

释义:美好的时光和景物。

出处:南朝宋·谢灵运《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》:“天下良辰、美景、赏心、乐事,四者难并。”

59、鹅毛大雪 [é máo dà xuě]

释义:像鹅毛一样的雪花。形容雪下得大而猛。

出处:唐·白居易《雪夜喜李郎中见访》:“可怜今夜鹅毛雪,引得高情鹤氅人。”

60、风雪交加 [fēng xuě jiāo jiā]

释义:风和雪同时袭来。

出处:元 程文海《浣溪沙 题湘水行吟》词:“风雪交加冻不醒,抱琴谁共赏《湘灵》。”


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,仅供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标签:


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

  • 相关文章
  • 最新文章
  • 随机文章
  • 当前分类随机文章
  • 随机标签
  • 随机文章
公司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