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 > 成语查询>>

形容奉献精神的额成语

  • 作者:admin 更新时间:2025-02-17 17:30

1、任劳任怨 [rèn láo rèn yuàn]

释义:任:担当,经受。不怕吃苦,也不怕招怨。

出处: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刺权》:“夫食万人之力者,蒙其忧,任其怨劳。”《汉书·石显传》:“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,任天下之怨。”

2、奉公守法 [fèng gōng shǒu fǎ]

释义:奉:奉行;公:公务。奉公行事,遵守法令。形容办事守规矩。

出处: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以君之贵,奉公如法则上下平,上下平则国强。”

3、啬己奉公 [sè jǐ fèng gōng]

释义:啬:节俭。自己节俭,尽力办好公共的事业。

出处:

4、全心全意 [quán xīn quán yì]

释义:投入全部精力,一点没有保留。

出处:茅盾《鼓吹集》:“体验生活的时候,就应该全心全意生活,把找题材的心思完全搁起来。”

5、艰苦奋斗 [jiān kǔ fèn dòu]

释义:不怕艰难困苦,坚持英勇斗争。

出处: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第二章:“没有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五十年间的艰苦奋斗,挽救新的亡国危险是不可能的。”

6、鞠躬尽瘁 [jū gōng jìn cuì]

释义:指恭敬谨慎,竭尽心力

出处:明·宋濂《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》:“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,誓勿蹶其门。”

7、无精打采 [wú jīng dǎ cǎi]

释义:采:兴致。形容精神不振,提不起劲头。
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五回:“小红待要过去,又不敢过去,只得悄悄向潇湘馆,取了喷壶而回,无精打采,自向房内躺着。”

8、毫不犹豫 [háo bù yóu yù]

释义:毫:一点儿;犹豫:迟疑,拿不定主意。一点儿也不迟疑

出处:毛泽东《井冈山的斗争》:“第二次杜修经、杨开明来,主张红军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。”

9、舍身取义 [shě shēn qǔ yì]

释义:舍:舍弃;身:生命;取:求取;义;正义。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

出处:生,亦我所欲也,义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告子上》

10、为民除害 [wèi mín chú hài]

释义:替百姓除祸害。

出处:汉·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丞相衔奉国威,为民除害元恶大憝,心当枭夷。”

11、功高盖世 [gōng gāo gài shì]

释义:功劳极大,当代没人能比。

出处:唐浩明《曾国藩》第二部第二章:“小人在江湖上,到处听说将军功高盖世。”

12、克己奉公 [kè jǐ fèng gōng]

释义:克己:约束自己;奉公:以公事为重。克制自己的私心,一心为公

出处:《后汉书·祭遵传》:“遵为人廉约小心,克己奉公。”

13、奉公克己 [fèng gōng kè jǐ]

释义:指严以律己,一心为公

出处:《东观汉记·周泽传》:“[泽]为渑池令,奉公克己。”

14、兢兢业业 [jīng jīng yè yè]

释义:形容做事谨慎、勤恳。

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云汉》:“兢兢业业,如霆如雷。”

15、垂头丧气 [chuí tóu sàng qì]

释义: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、萎蘼不振的样子。

出处:唐·韩愈《送穷文》:“主人于是垂头丧气,上手称谢。”

16、一臂之力 [yī bì zhī lì]

释义:臂:胳膊。指一部分力量或不大的力量。表示从旁帮一点忙。

出处:元·李寿卿《伍员吹箫》第三折:“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,愁甚冤仇不报。”

17、见义勇为 [jiàn yì yǒng wéi]

释义:看到正义的事,就勇敢地去做。

出处:《论语·为政》:“见义不为,无勇也。”

18、大公无私 [dà gōng wú sī]

释义:指办事公正,没有私心。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,毫无个人打算。

出处:汉·马融《忠经·天地神明》:“忠者中也,至公无私。”

19、精忠报国 [jīng zhōng bào guó]

释义:为国家竭尽忠诚,牺牲一切。

出处:《北史·颜之仪传》:“公等备受朝恩,当尽忠报国。”《宋史·岳飞传》:“初命何铸鞫之,飞裂裳以背示铸,有‘尽忠报国’四大字,深入肤理。”

20、仗义疏财 [zhàng yì shū cái]

释义:仗义:讲义气;疏财:分散家财。旧指讲义气,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。
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来生债》第四折:“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,都做了注福消愆。”

21、以权谋私 [yǐ quán móu sī]

释义:以:凭借;权:权力;谋:谋求;私:私利。用手中的权力牟取私利。

出处:邓小平《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》:“有的党政机关设了许多公司,把国家拨的经费拿去做生意,以权谋私化公为私。”

22、舍己为人 [shě jǐ wèi rén]

释义: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。

出处: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夫子喟然叹曰:‘吾与点也。’”朱熹注:“初无舍己为人之意,而其胸次悠然,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,各得其所之妙。”

23、忧公忘私 [yōu gōng wàng sī]

释义:关心公益,不顾私利。

出处: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恕传》:“忧公忘私者必不然,但先公后私即自办也。”

24、萎靡不振 [wěi mǐ bù zhèn]

释义:萎靡:颓丧。形容精神不振,意志消沉。

出处:唐·韩愈《送高闲上人序》:“颓堕委靡,溃败不可收失。”

25、替天行道 [tì tiān xíng dào]

释义:代上天主持公道。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、组织群众的口号。

出处: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一折:“你山上头领,都是替天行道的好汉。”

26、废寝忘食 [fèi qǐn wàng shí]

释义:废:停止。顾不得睡觉,忘记了吃饭。形容专心努力。

出处:南朝·齐·王融《曲水诗》序:“犹且具明废寝,昃晷忘餐。”

27、助人为乐 [zhù rén wéi lè]

释义:帮助人就是快乐。

出处:冰心《咱们的五个孩子》:“在我们的新社会里,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,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,处处在发生。”

28、雪胎梅骨 [xuě tāi méi gǔ]

释义:比喻高洁。

出处:清·李渔《怜香伴·香咏》:“小姐这等诗真有雪胎梅骨,冷韵幽香。”

29、死而后已 [sǐ ér hòu yǐ]

释义:已:停止。死了以后才罢手。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。

出处:《论语·泰伯》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”

30、为民请命 [wèi mín qǐng mìng]

释义:请命:请示保全生命。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,提出要求。

出处: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因民之欲,西乡为百姓请命,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,孰敢不听!”《汉书·蒯通传》:“西乡为百姓请命。”

31、视死如归 [shì sǐ rú guī]

释义: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。形容不怕牺牲生命。

出处: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三军既成阵,使士视死如归,臣不如公子成父。”《吕氏春秋·勿躬》:“三军之士,视死如归。”

32、乘人之危 [chéng rén zhī wēi]

释义:乘人家危难的时候去威胁损害。

出处:《后汉书·盖勋传》:“谋事杀良,非忠也;乘人之危,非仁也。”

33、有气无力 [yǒu qì wú lì]

释义:形容说话声音微弱,作事精神不振。也形容体弱无力。
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·吴衙内邻舟赴约》:“正不知舱中另有个替吃饭的,还饿得有气无力哩。”

34、知难而进 [zhī nán ér jìn]

释义:迎着困难上。

出处:左丘明《左传 定公六年》:“陈寅曰:‘子立后而行,吾室亦不亡,唯居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。’”

35、慷慨解囊 [kāng kǎi jiě náng]

释义: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。

出处: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:“鲁智深见李忠、周通不是慷慨之人,做事悭吝,只要下山。”


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,仅供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标签:


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

  • 相关文章
  • 最新文章
  • 随机文章
  • 当前分类随机文章
  • 随机标签
  • 随机文章
公司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