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 > 成语查询>>

形容包容大度的成语

  • 作者:admin 更新时间:2025-02-17 17:24

1、河海不择细流 [hé hǎi bù zé xì liú]

释义:比喻不论大小,一律收容。

出处: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太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。”

2、无所用心 [wú suǒ yòng xīn]

释义:没有地方用他的心。指不动脑筋,什么事情都不关心。

出处:《论语·阳货》:“饱食终日无所用心,难矣哉。”

3、宽大为怀 [kuān dà wéi huái]

释义:对人抱着宽大的胸怀。

出处:冯玉祥《我所认识的蒋介石》第71章:“我们最好是宽大为怀,不为己甚。”

4、得饶人处且饶人 [dé ráo rén chù qiě ráo rén]

释义:指做事不要做绝,须留有余地

出处:《唾玉集·常谈出处》:“蔡州褒信县有道人式棋,常饶人先,其诗曰:‘自出洞来无敌手,得饶人处且饶人。’”

5、豁达大度 [huò dá dà dù]

释义:豁达:胸襟开阔;大度:试题大。形容人宽宏开通,能容人。

出处:晋·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观夫汉高之兴也,非徒聪明神武,豁达大度而已也。”

6、姑息养奸 [gū xī yǎng jiān]

释义:姑息:为求苟安,无原则地宽容;养:助长;奸:坏人坏事。无原则地宽容,只会助长坏人作恶。

出处: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。”

7、设身处地 [shè shēn chǔ dì]

释义:设:设想。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。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。

出处:《礼记·中庸》:“体群臣也。”朱熹注:“体,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。”

8、所作所为 [suǒ zuò suǒ wéi]

释义:指人所做的事。
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六回:“自此凤姐胆识愈壮,以后所作所为诸如此类不可胜数。”

9、含垢弃瑕 [hán gòu qì xiá]

释义:包容污垢,不责过失。形容宽宏大度

出处:唐·元稹《上门下裴相公书》:“况当今陛下在宥四海,与人为天,特降含垢弃瑕之书,且授随才任能之柄于阁下。”

10、无思无虑 [wú sī wú lǜ]

释义:没有什么可放在心上的。形容胸襟开阔,也形容无所用心

出处: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天下何思何虑,天下同归而殊途,一致而百虑。”《庄子·天地》:“德人者,居无思,行无虑,不藏是非美恶。”

11、襟怀磊落 [jīn huái lěi luò]

释义:襟怀:胸怀。磊落:光明正大。心怀坦荡,光明磊落

出处:宋·胡梦昱《竹林愚隐集·象州祭弟利用行十八文》:“弟之襟怀磊落,交游敬之。”

12、宽宏大量 [kuān hóng dà liàng]

释义:形容度量大,能容人。
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鱼樵记》第三折:“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,元(原)来那相公宽宏大量。”

13、斤斤计较 [jīn jīn jì jiào]

释义:斤斤:形容明察,引伸为琐碎细小。只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。

出处:《诗·周颂·执竞》:“斤斤其明。”

14、禁网疏阔 [jìn wǎng shū kuò]

释义:指法律过于宽容。

出处:汉荀悦《汉纪·哀帝纪上》:“及汉兴,禁网疏阔,未之匡正。”

15、患得患失 [huàn dé huàn shī]

释义:患:忧患,担心。担心得不到,得到了又担心失掉。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。

出处: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其未得之也,患得之;既得之,患失之。苟患失之,无所不至矣!”

16、笔下超生 [bǐ xià chāo shēng]

释义:超生:佛家语,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。为了免使他人受难,书写时,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。
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一:“实是不忍他含冤负屈,故此来到台前控诉,乞老爷笔下超生。”

17、风光月霁 [fēng guāng yuè jì]

释义:指雨过天晴时明净清新的景象。亦比喻胸襟开阔、心地坦白。

出处:明·苏濬《鸡鸣偶记》:“风光月霁,是吾心太虚真境;鸟语花阴,是吾心无尽生意。”

18、宽洪大度 [kuān hóng dà dù]

释义:指待人宽厚,度量大,能容人。同“宽宏大度”。

出处:元·戴善夫《风光好》第三折:“学士宽洪大度,何所不容,便唤几个来唱于俺听,学士休听便了。”

19、耿耿于怀 [gěng gěng yú huái]

释义:不能忘怀,牵萦于心。

出处:《诗经·邶风·柏舟》:“耿耿不寐,如有隐忧。”

20、柔能克刚 [róu néng kè gāng]

释义: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。同“柔能制刚”。
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回:“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,英雄莫敌。”

21、霁月光风 [jī yuè guāng fēng]

释义: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。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,胸襟开阔。

出处:宋陈亮《谢罗尚书启》:“霁月光风,终然洒落。”

22、宽宏大度 [kuān hóng dà dù]

释义:形容度量大,能容人。

出处:元·戴善夫《风光好》第三折:“学士宽宏大度,何所不容。”

23、以德报怨 [yǐ dé bào yuàn]

释义:德:恩惠。怨:仇恨。不记别人的仇,反而给他好处。

出处:《论语·宪问》:“或曰:‘以德报怨何如?’子曰:‘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以德报德。’”

24、百家争鸣 [bǎi jiā zhēng míng]

释义: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。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。百家,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。鸣,发表见解。

出处:《汉书·艺文志》“凡诸子百八十九家……蜂出并作,各引一端,崇其所说,以此弛说,取舍诸候。”

25、乐而忘死 [lè ér wàng sǐ]

释义:形容胸襟旷达,忘怀一切。

出处:汉·东方朔《非有先生论》:“遂居深山之间,积土为室,编蓬为户,弹琴其中,以咏先王之风,亦可以乐而忘死矣。”

26、察察而明 [chá chá ér míng]

释义:谓在细枝末节上用心,而自以为明察。

出处:《晋书·皇甫谧传》:“若乃圣帝之创化也,参德乎二皇,齐风乎虞夏,欲温温而和畅,不欲察察而明切也。”

27、蒲鞭之罚 [pú biān zhī fá]

释义:比喻对下属的过错持宽容的态度。

出处:《后汉书·刘宽传》:“吏人有过,但以蒲鞭罚之,示辱而已,终不加苦。”

28、旷达不羁 [kuàng dá bù jī]

释义:旷达:心胸开阔,想得开;不羁:不受束缚。心胸开阔达观,不受拘束。

出处:《晋书·张翰传》:“翰任心自适,不求当世。或谓之曰:‘卿乃可纵适一时,独不为身后名邪?’答曰:‘使我有身后名,不如即时一杯酒,’时人贵其旷达。”

29、明月入怀 [míng yuè rù huái]

释义:比喻人心胸开朗。

出处:南朝宋·鲍照《代淮王》诗:“朱城九门门九闺,愿逐明月入君怀。”

30、休休有容 [xiū xiū yǒu róng]

释义:形容君子宽容而有气量。

出处:《书·秦誓》:“其心休休焉,其如有容。”

31、山包海容 [shān bāo hǎi róng]

释义:比喻器量宏大,胸襟开阔。

出处:宋·释惠洪《韩廉使奉御赞》:“究其心胸,山包海容,表里不隔,八窗玲珑。”

32、开诚相见 [kāi chéng xiāng jiàn]

释义:开诚:敞开胸怀,显示诚意。形容待人诚恳,显示出真心实意

出处: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且开心见诚,无所隐伏,阔达多大节,略与高帝同。”

33、言谈举止 [yán tán jǔ zhǐ]

释义:人的言语、举动、行为。

出处:清·黄宗羲《陈母沈孺人墓志铭》:“其言谈举止,不问可知胡先生弟子也。”

34、宽以待人 [kuān yǐ dài rén]

释义:宽:宽容。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。
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回:“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,英雄莫敌。”

35、不闻不问 [bù wén bù wèn]

释义:闻:听。人家说的不听,也不主动去问。形容对事情不关心。

出处: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,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,竟如‘槁木死灰’一般,一概不问不闻,惟知侍亲养子。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回

36、和睦相处 [hé mù xiāng chǔ]

释义:彼此和好地相处。

出处:左丘明《左传·成公六年》:“上下和睦,周旋不逆。”

37、虚怀若谷 [xū huái ruò gǔ]

释义:虚:谦虚;谷:山谷。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。形容十分谦虚,能容纳别人的意见。

出处:《老子》:“敦兮其若朴,旷兮其若谷。”

38、含垢藏瑕 [hán gòu cáng xiá]

释义:包容污垢,隐匿缺失。形容宽宏大度。同“含垢匿瑕”。

出处: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“未尝见其喜愠之色”刘孝标注引《嵇康别传》:“康性含垢藏瑕,爱恶不争于怀,喜怒不寄于颜。”

39、泰山不让土壤 [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]

释义: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,所以能那么高。比喻人度量大,能包容不同的事物。

出处:《史记·李斯无传》:“是以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。”

40、宽猛相济 [kuān měng xiāng jì]

释义:指政治措施要宽和严互相补充。

出处: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政宽则民慢,慢则纠之以猛,猛则民残,残则施之以宽。宽以济猛,猛以济宽,政是以和。”

41、以退为进 [yǐ tuì wéi jìn]

释义:本指以谦让取得德行的进步,后指以退让的姿态作为进取的手段。

出处:汉·扬雄《法言·君子》:“昔乎颜渊以退为进,天下鲜俪焉。”

42、知情达理 [zhī qíng dá lǐ]

释义:通人情,懂道理。

出处:菡子《致江幼农》:“我想这也是你知情达理,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缘故。”

43、含垢匿瑕 [hán gòu nì xiá]

释义:包容污垢,隐匿缺失。形容宽宏大度

出处:语出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瑾瑜匿瑕,国君含垢。”

44、光风霁月 [guāng fēng jì yuè]

释义:光风:雨后初晴时的风;霁:雨雪停止。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。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。

出处:宋·黄庭坚《豫章集·濂溪诗序》:“舂陵周茂叔,人品甚高,胸怀洒落,如光风霁月。”

45、严惩不贷 [yán chéng bù dài]

释义:惩:处罚;贷:宽容。严厉惩罚,绝不宽恕。

出处:明 余继登《典故纪闻》:“有或违者,必罚不贷。”

46、襟怀洒落 [jīn huái sǎ luò]

释义:襟怀:胸怀;洒落:洒脱。心情坦率,光明正大

出处:宋·周必大《益公题跋·三·跋唐子西贴》:“不妄与人交,而襟怀洒落,人自受之。”

47、宽仁大度 [kuān rén dà dù]

释义:大度:气量大,能容人。为人宽厚,心胸豁达。

出处:汉·班固《汉书·高帝记》:“宽仁而爱人喜施,意豁如也,常有大度,不事家人生产作业。”

48、海纳百川 [hǎi nà bǎi chuān]

释义:纳:容纳,包容。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。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,而且数量很大。

出处:晋·袁宏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形器不存,方寸海纳。”李周翰注:“方寸之心,如海之纳百川也,言其包含广也。”

49、幕天席地 [mù tiān xí dì]

释义:把天作幕,把地当席。原形容心胸开阔。现形容在野外作业的艰苦生活。

出处:晋·刘伶《酒德颂》:“幕天席地,纵意所如。”

50、既往不咎 [jì wǎng bù jiù]

释义: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,就不必再责怪了。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。

出处:《论语·八佾》:“成事不说,逐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”

51、百花齐放 [bǎi huā qí fàng]

释义:形容百花盛开,丰富多彩。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。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。
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三回:“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,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。”

52、恩威并重 [ēn wēi bìng zhòng]

释义: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。

出处: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鲂传》:“鲂在郡十三年卒,赏善罚恶恩威并行。”

53、爱人以德 [ài rén yǐ dé]

释义:德:德行。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。

出处: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君子之爱人也以德,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。”

54、心宽体胖 [xīn kuān tǐ pán]

释义:原指人心胸开阔,外貌就安详。后用来指心情愉快,无所牵挂,因而人也发胖。

出处:《礼记·大学》:“富润屋,德润身,心广体胖。”

55、迫不得已 [pò bù dé yǐ]

释义:被逼得没有办法,不得不这样。

出处: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迫不得已然后受诏。”

56、雨过天晴 [yǔ guò tiān qíng]

释义:雨后转晴。也比喻政治上由黑暗到光明。

出处:明·谢肇涮《文海披沙记》:“御批云:‘雨过天青云破处,这般颜色做将来。’”

57、游目骋怀 [yóu mù chěng huái]

释义:游目:远眺;骋怀:放开胸怀,往远处想。纵目四望,开阔心胸。

出处:晋·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,所以游目骋怀,足以极视听之娱,信可乐也。”

58、克逮克容 [kè dǎi kè róng]

释义:指能和顺而宽容。

出处:清·周亮工《书影》第三卷:“即邑姜虽贤,不过如大姒克勤克俭克逮克容。”

59、恢廓大度 [huī kuò dà dù]

释义:恢廓:宽大,开阔。心胸开阔,气量宏大,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

出处: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今见陛下,恢廓大度,同符高祖,乃知帝王自有真也。”

60、匿瑕含垢 [nì xiá hán gòu]

释义:比喻为长远利益而能包容大度。

出处: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瑾瑜匿瑕,国君含垢。”


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,仅供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标签:


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

  • 相关文章
  • 最新文章
  • 随机文章
  • 当前分类随机文章
  • 随机标签
  • 随机文章
公司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