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纪群之交 [jì qún zhī jiāo]
释义:纪、群:人名,陈纪是陈群的父亲。比喻累世之交情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群传》:“鲁国孔融,高才倨傲,年在纪、群之间,先与纪友,后与群交,更为纪拜,由是显名。”
2、风流云散 [fēng liú yún sàn]
释义:象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。比喻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四面八方。
出处:三国·魏·王粲《赠蔡子笃》诗:“风流云散,一别如雨。”
3、呼朋唤友 [hū péng huàn yǒu]
释义:指招引意气相投的人。
出处:《白雪遗音·马头调·逛窑子》:“呼朋唤友把窑子进。身入迷魂,装烟倒茶,好不殷勤。”
4、另眼相看 [lìng yǎn xiāng kàn]
释义:用另一种眼光看待。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。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。
出处:明·无名氏《霞笺记·拆情得喜》:“奴婢蒙娘娘另眼相待,实有冤苦在心。”
5、河同水密 [hé tóng shuǐ mì]
释义:比喻彼此关系密切。
出处:《警世通言·况太守断死孩儿》:“邵氏故意欲责秀姑,却教秀姑引得贵以塞其口。彼此河同水密,各不相瞒。”
6、不期而遇 [bù qī ér yù]
释义:期:约定时间。没有约定而遇见。指意外碰见。
出处:《谷梁传·隐公八年》:“不期而会曰遇。”
7、呼朋引类 [hū péng yǐn lèi]
释义:呼:叫;引:招来;类:同类。指招引志趣相同的人。
出处:宋·欧阳修《憎苍蝇赋》:“奈何引类呼朋,摇头鼓翼。”
8、耳鬓厮磨 [ěr bìn sī mó]
释义:鬓:鬓发;厮:互相;磨:擦。耳与鬓发互相摩擦。形容相处亲密。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2回 :“咱们从小耳鬓厮磨,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,我也不敢怠慢了你。”
9、打得火热 [dǎ dé huǒ rè]
释义:形容十分亲密。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4回:“原来安道全新和建康府一个烟花娼妓,唤做李巧奴,时常往来,正是打得火热。”
10、患难之交 [huàn nàn zhī jiāo]
释义:交:交情,朋友。在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。
出处:明·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十回:“浦肫夫患难之交,今日年兄为我们看他,异日我们也代年兄看他。”
11、开诚布公 [kāi chéng bù gōng]
释义:指以诚心待人,坦白无私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·评》:“开诚心,布公道。”
12、道义之交 [dào yì zhī jiāo]
释义:交:交情,友谊。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。指互相帮助,互相支持的朋友。
出处: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38回:“道义之交,只此已足,何必更为介介。”
13、比翼双飞 [bǐ yì shuāng fēi]
释义:比翼:翅膀挨着翅膀。双飞:成双的并飞。比喻夫妻情投意合,在事业上并肩前进。
出处:《尔雅·释地》:“南方有比翼鸟焉,不比不飞,其名谓之鹣鹣。”
14、得意门生 [dé yì mén shēng]
释义:得意:称心如意;门生: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。后泛指学生。最满意的弟子或学生。
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他虽和咱们满洲汉军隔旗,却是我第一个得意门生。”
15、河梁之谊 [hé liáng zhì yí]
释义:河梁:桥,指送别之地。指送别时依依不舍的情谊。
出处:汉·李陵《与苏武》:“携手上河梁,游子暮何之?徘徊蹊路侧,悢悢不得辞。……行人难久留,各言长相思。”
16、安危与共 [ān wēi yǔ gòng]
释义:共同享受安乐,共同承担危难。形容关系密切,利害相连。
出处:三国魏·曹植《求自试表》:“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,诚与国分形同气,忧患共之者也。”
17、高情厚谊 [gāo qíng hòu yì]
释义:谊:交情。高盛的情意,深厚的友谊。
出处: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13回:“久闻潞州单二哥高情厚谊,恨不能相见,今日这桩事,却为人谋而不忠。”
18、举案齐眉 [jǔ àn qí méi]
释义:送饭时把托盘肖得跟眉毛一样高。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梁鸿传》:“为人赁舂,每归,妻为具食,不敢于鸿前仰视,举案齐眉。”
19、久别重逢 [jiǔ bié chóng féng]
释义: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。
出处: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回:“公坊却好多年不见了,说了几句久别重逢的话,招呼大家坐下,书僮送上茶来。”
20、打成一片 [dǎ chéng yī piàn]
释义:形容感情融洽,成为一体。
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十五:“老僧四十年方打成一片。”
21、布衣之交 [bù yī zhī jiāo]
释义:布衣:平民。旧指贫寒老友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:“卫君与文布衣交,请具车马皮币,愿君以此从卫君游。”
22、恨相知晚 [hèn xiāng zhī wǎn]
释义:恨:懊悔;相知:互相了解,感情很深。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。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。
出处: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两人相引为重,其游如父子然。相得甚欢,无厌,恨相知晚也。”
23、兼而有之 [jiān ér yǒu zhī]
释义:指同时占有或具有几种事物。
出处:《墨子·法仪》:“奚以知天兼而爱之,兼而利之也?以其兼而有之,兼而食之也。”
24、李郭同舟 [lǐ guō tóng zhōu]
释义:以之比喻知已相处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郭太传》:“郭太字林宗,太原界休人也。家世贫贱……乃游于洛阳。始见河南尹李膺,膺大奇之,遂相友善,于是名震京师。后归乡里,衣冠诸儒送至河上,车数千两。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,众宾望之,以为神仙焉。”
25、二童一马 [èr tóng yī mǎ]
释义: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。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殷侯既废,桓公语诸人曰:‘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,我弃去,己辄取之,故当出我下。’”
26、患难与共 [huàn nàn yǔ gòng]
释义: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。指彼此关系密切,利害一致。
出处:三国·魏·曹植《求自试表》:“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,诚与国分形同气,忧患共之者也。”
27、八拜之交 [bā bài zhī jiāo]
释义:八拜: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;交:友谊。旧时朋友结为兄弟的关系。
出处:宋·邵伯温《闻见后录》:“丰稷谒潞公,公着道出,语之曰:汝父吾客也,只八拜。稷不得已,只拜之。”
28、称兄道弟 [chēng xiōng dào dì]
释义:朋友间以兄弟相称。形容关系亲密。
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2回:“见了同事周老爷一班人,格外显得殷勤,称兄道弟,好不热闹。”
29、不期而然 [bù qī ér rán]
释义:期:希望;然:如此。不希望这样,而竟然这样。表示出乎意外。
出处:宋·郑樵《与景韦兄投宇文枢密书》:“盖磁石取铁,以气相合,固有不期然而然者。”
30、敬如上宾 [jìng rú shàng bīn]
释义:上宾:尊贵之客。像对待尊贵的客人那样敬重某人。
出处:唐·温奢《续定命录》:“故谏议大夫李行修娶江西廉使王仲舒女。贞懿贤淑,行修敬之如宾。”
31、敬而远之 [jìng ér yuǎn zhī]
释义:表面上表示尊敬,实际上不愿接近。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。
出处:《论语·雍也》:“务民之义,敬鬼神而远之。”
32、碧海青天 [bì hǎi qīng tiān]
释义: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,心情孤寂凄凉。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。
出处:唐·李商隐《嫦娥》:“嫦娥应悔偷灵药,碧海青天夜夜心。”
33、后会有期 [hòu huì yǒu qī]
释义:期:时间。以后有见面的时候(用在分别时安慰对方)。
出处:元·乔梦符《扬州梦》第三折:“小官公事忙,后会也有期。”
34、肝胆相照 [gān dǎn xiāng zhào]
释义:肝胆:比喻真心诚意。比喻以真心相见。
出处:宋·赵令畸《侯鲭录》:“同心相亲,照心照胆寿千春。”
35、爱莫能助 [ài mò néng zhù]
释义:爱:爱惜;莫:不。虽然心中关切同情,却没有力量帮助。
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:“维仲山甫举之,爱莫助之。”
36、唇亡齿寒 [chún wáng chǐ hán]
释义:嘴唇没有了,牙齿就会感到寒冷。比喻利害密要相关。
出处:先秦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谚所谓‘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’者,其虞虢之谓也。”
37、不欢而散 [bù huān ér sàn]
释义:很不愉快地分手。
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辛十四娘》:“公子大惭,不欢而散。”
38、酒肉朋友 [jiǔ ròu péng yǒu]
释义:在一起只是吃喝玩乐而不干正经事的朋友。
出处:元 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二折:“关云长是我酒肉朋友,我交他两只手送与你荆州来。”
39、风雨同舟 [fēng yǔ tóng zhōu]
释义: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,一起与风雨搏斗。比喻共同经历患难。
出处:《孙子·九地》:“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共济,遇风,其相救也如左右手。”
40、淡水交情 [dàn shuǐ jiāo qíng]
释义:友情像水一样清澈。指不以势利为基础的朋友。
出处:《庄子·山木》:“且君子之交淡若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;君子淡以亲,小人甘以绝。”
41、金兰之友 [jīn lán zhī yǒu]
释义:指亲密的朋友。
出处:《易·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”
42、和衷共济 [hé zhōng gòng jì]
释义:衷:内心;济:渡。大家一条心,共同渡过江河。比喻同心协力,克服困难。
出处:《尚书·皋陶谟》:“同寅协恭和衷哉。”《国语·鲁语下》“夫苦匏不材于人,共济而已。”
43、君子之交 [jūn zǐ zhī jiāo]
释义:贤者之间的交情,平淡如水,不尚虚华。
出处:《庄子·山木》:“且君子之交淡若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;君子淡以亲,小人甘以绝。”
44、表里相依 [biǎo lǐ xiāng yī]
释义:指关系密切,互相依存。
出处:《资治通鉴·秦始皇二十六年》:“三晋者,齐楚之藩蔽,齐楚者,三晋之根柢;形势相资,表里相依。”
45、恍如隔世 [huǎng rú gé shì]
释义:恍:仿佛;世:三十年为一世。仿佛隔了一个时代。指一种因人事或景物变化很大而引起的感触。
出处:宋·范成大《吴船录下》:“发常州,平江亲戚故旧来相迓者,陆续于道,恍然如隔世焉。”
46、分道扬镳 [fēn dào yáng biāo]
释义:分路而行。比喻目标不同,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。
出处:《魏书·河间公齐传》:“洛阳我之丰沛,自应分路扬镳。自今以后,可分路而行。”
47、金石之交 [jīn shí zhī jiāo]
释义:交:交情。比喻像金石一样牢不可破的交情。
出处:《汉书·淮阴侯传》:“今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,然终为汉王所擒矣。”
48、孤苦伶仃 [gū kǔ líng dīng]
释义:伶仃:孤独,没有依靠。孤单困苦,没有依靠。
出处:晋·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臣少多疾病,九岁不行。零丁孤苦,至于成立。”
49、唇齿相依 [chún chǐ xiāng yī]
释义:象嘴唇和牙齿那样互相依靠。比喻关系密切,相互依靠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魏书·鲍勋传》:“盖以吴、蜀唇齿相依,凭阴山水,有难拔之势故也。”
50、地久天长 [dì jiǔ tiān cháng]
释义:时间长,日子久。
出处: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天长地久,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”
51、临别赠言 [lín bié zèng yán]
释义:分别时赠送的一些勉励的话。
出处:唐·王勃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》:“临别赠言,幸承恩于伟饯。”
52、拔刀相助 [bá dāo xiāng zhù]
释义: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。
出处:宋·释道元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二:“师曰:‘路见不平,所以按剑。’”
53、尔汝之交 [ěr rǔ zhī jiāo]
释义:尔汝:古人彼此以尔汝相称,表示亲昵。指不拘形迹,十分亲昵的交情。亦作“尔汝交”。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”刘孝标注引《文士传》:“少与孔融作尔汝之交,时衡未满二十,融已五十。”
54、恨相见晚 [hèn xiāng jiàn wǎn]
释义: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。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。同“恨相知晚”。
出处:宋·文天祥《与山人黎端吉序》:“与痴儿说梦,终日闷闷,使人欲索枕僵卧。明者了了,不逾顷刻能解人数百年中事,恨相见晚矣。”
55、范张鸡黍 [fàn zhāng jī shǔ]
释义:范:范式;张:张劭;鸡:禽类;黍:草本植物,指黍子。范式、张劭一起喝酒食鸡。比喻朋友之间含义与深情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范式传》载:“范式字巨卿……与汝南张劭为友。劭字元伯。二人并告归乡里。……乃共克期日。后期方至,元伯具以白母,请设馔以候之。”
56、赴汤蹈火 [fù tāng dǎo huǒ]
释义:赴:走往;汤:热水;蹈:踩。沸水敢蹚,烈火敢踏。比喻不避艰险,奋勇向前。
出处:《汉书·晁错传》:“故能使其众,蒙矢石,赴汤火。”晋·稽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长而见羁,则狂顾顿缨,赴汤蹈火。”
57、骨肉至亲 [gǔ ròu zhì qīn]
释义:指关系最密切的亲属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魏书·鲜卑传》:“不如还我,我与汝是骨肉至亲,,岂与仇等。”
58、良师益友 [liáng shī yì yǒu]
释义: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。
出处:汉·刘向《说苑·说丛》:“贤师良友在其侧,诗书礼乐陈于前,弃而为不善者,鲜矣。”
59、戴笠故交 [dài lì gù jiāo]
释义:指贫贱之交。
出处: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卷二:“香岩、倦圃,领袖一时。唯时戴笠故交,担簦才子,并与宴游之席,各传酬和之篇。”
60、牢不可破 [láo bù kě pò]
释义:异常坚固,不可摧毁。也用在指人固执己见或保守旧习。
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,仅供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