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 > 成语查询>>

形容以前和现在不同的成语

  • 作者:admin 更新时间:2025-02-17 17:23

1、百无一失 [bǎi wú yī shī]

释义:形容有充分把握,绝对不会出差错。

出处:汉·王充《论衡·须颂》:“从门应庭,听堂室之言,什而失九,如升堂窥室,百不失一。”

2、单刀直入 [dān dāo zhí rù]

释义:用短柄刀直接刺入。原比喻认定目标,勇猛精进。后比喻说话直接了当,不绕弯子。

出处:宋·释道元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二:“若是作家战将,便请单刀直入,更莫如何若何。”

3、百发百中 [bǎi fā bǎi zhòng]

释义: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,每次都命中目标。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。

出处:《战国策·西周策》:“楚有养由基者,善射,去柳叶百步而射之,百发百中。”

4、八字打开 [bā zì dǎ kāi]

释义:象“八”字那样,撇、捺向两边分开。原意是放着正路不走,却走歪门邪道。也形容门路很宽。

出处:宋·朱熹《与刘子澄书》:“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,但人自不领会,却向外狂走耳。”

5、八面玲珑 [bā miàn líng lóng]

释义:玲珑:精巧细致,指人灵活、敏捷。本指窗户明亮轩敞。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,待人接物面面俱到

出处:元·马熙《开窗看雨》诗:“八面玲珑得月多。”

6、白云苍狗 [bái yún cāng gǒu]

释义:苍:灰白色。浮云象白衣裳,顷刻又变得象苍狗。比喻事物变化不定。

出处:唐·杜甫《可叹诗》:“天上浮云似白衣,斯须改变如苍狗。”

7、百川归海 [bǎi chuān guī hǎi]

释义:川:江河。许多江河流入大海。比喻大势所趋众望所归。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。

出处:《淮南子·氾论训》:“百川异源,而皆归于海。”

8、背城借一 [bèi chéng jiè yī]

释义:背:背向;借:凭借;一:一战。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。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。

出处: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。”

9、百废俱兴 [bǎi fèi jù xīng]

释义:俱:全,都。许多已经荒废了的事情一下子都兴办起来。

出处: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政通人和,百废具(俱)兴。”

10、成千成万 [chéng qiān chéng wàn]

释义:形容数量极多。

出处:叶圣陶《小病》:“倘若在广大的都城里,聚集了成千成成的听众,教伊当众唱出这很好的歌,该会增进人们彼此之间的了解。”

11、惩一儆百 [chéng yī jǐng bǎi]

释义:惩:惩罚;警:警戒。处死一个人,借以警戒许多人。

出处:《汉书·尹翁归传》:“其有所取也,以一警百,吏民皆服,恐惧改行自新。”

12、百年偕老 [bǎi nián xié lǎo]

释义:偕:共同。指夫妻共同白头到老

出处:元·武汉臣《生金阁》第二折:“俺衙内大财大礼,娶将你来,指望百年偕老,你只是不肯随顺,可是为何?”

13、陈规陋习 [chén guī lòu xí]

释义:陈旧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或习惯。

出处:老舍《鼓书艺人》十七:“要是我们不抗战,今天早已经亡国了。陈规陋习也一样,你不跟它斗,它就会压垮你。”

14、百年不遇 [bǎi nián bù yù]

释义:一百年也碰不到一次。形容很少见到过或少有的机会。

出处:老舍《龙须沟》第三幕:“不是要开大会吗?百年不遇的事,我歇半天工,好开会去。”

15、百年大计 [bǎi nián dà jì]

释义:大计:长远的重要的计划。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或措施。

出处:清·梁启超《论民族竞争之大势》:“数月之间,而其权力已深入巩固,而百年大计于以定矣。”

16、沧海桑田 [cāng hǎi sāng tián]

释义:桑田:农田。大海变成桑田,桑田变成大海。比喻世事变化很大。

出处:晋·葛洪《神仙传·麻姑》:“麻姑自说云,接待以来,已见东海三为桑田。”

17、独一无二 [dú yī wú èr]

释义: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。

出处:宋 延寿《宗镜录》第31卷:“独一无二,即真解脱。”

18、耳听八方 [ěr tīng bā fāng]

释义: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。形容人很机警。

出处: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53回:“为将之道:身临战场,务要眼观四处,耳听八方。”

19、八仙过海 [bā xiān guò hǎi]

释义: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,各有一套法术。民间因有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”的谚语。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,互相竞赛。

出处:明·无名氏《八仙过海》第二折:“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,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,端的万古名扬。”

20、大千世界 [dà qiān shì jiè]

释义:佛教用语,世界的千倍叫小千世界,小千世界的千倍叫中千世界,中千世界的千倍叫大千世界。后指广大无边的人世。

出处: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九:“长老身材勿量大,笠子太小生。师云:‘虽然如此大千世界总在里许。’”

21、鹑衣百结 [chún yī bǎi jié]

释义:鹑:鹌鹑鸟;结:悬挂连缀。鹌鹑的尾巴短而秃,象打满补丁一样。形容衣服非常破烂。

出处:《荀子·大略》:“子夏贫,衣若县鹑。”

22、百炼成钢 [bǎi liàn chéng gāng]

释义:比喻经过长期锻炼,变得非常坚强。

出处:汉·陈琳《武军赋》:“铠则东胡阙巩,百炼精刚。”

23、跛鳖千里 [bǒ biē qiān lǐ]

释义:跛脚的鳖只要半步也不停留,也能走千里。比喻只要坚持不懈,即使条件很差,也能成功。

出处: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跬步不休,跛鳖千里。”

24、百思不解 [bǎi sī bù jiě]

释义: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。

出处: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卷十三:“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。”

25、百端待举 [bǎi duān dài jǔ]

释义: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。

出处:周恩来《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要点》:“经济建设是百端待举,但须有缓急轻重之分。”

26、百依百顺 [bǎi yī bǎi shùn]

释义:什么都依从。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。
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十三卷:“做爷娘的百依百顺,没一事违拗了他。”

27、掂斤播两 [diān jīn bō liǎng]

释义:掂、播:托在掌上试轻重。比喻在小事情上过分计较。

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任凭人说短论长,他不怕掂斤播两。”

28、低三下四 [dī sān xià sì]

释义:形容态度卑贱低下也指工作性质卑贱低下。

出处:清 孔尚任《桃花扇 听稗》:“你嫌这里乱鬼当家别处寻主,只怕到那里低三下四还干旧营生。”

29、百无聊赖 [bǎi wú liáo lài]

释义:聊赖:依赖。精神上无所寄托,感到什么都没意思。

出处:汉·蔡琰《悲愤》诗:“为复强视息,虽生何聊赖。”

30、才高八斗 [cái gāo bā dǒu]

释义:比喻人极有才华。

出处:《南史·谢灵运传》:“天下才共一石,曹子建独得八斗,我得一斗,自古及今共用一斗。”

31、百折不回 [bǎi zhé bù huí]

释义:折:挫折。比喻意志坚强,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,毫不动摇退缩。

出处:汉·蔡邕《太尉乔玄碑》:“其性庄,疾华尚朴,有百折不挠,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。”

32、百战百胜 [bǎi zhàn bǎi shèng]

释义:每战必胜。形容所向无敌

出处:《孙子·谋攻》:“百战百胜,非善之善者也。”

33、半斤八两 [bàn jīn bā liǎng]

释义:八两:即半斤,旧制一斤为十六两。半斤、八两轻重相等。比喻彼此不相上下

出处:宋·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戏文第28出:“两个半斤八两,各家归去不须嗔。”

34、八方呼应 [bā fāng hū yìng]

释义:呼应:彼此声气相通。泛指周围、各地。形容各方面互通声气,互相配合。

出处:毛泽东《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》:“上下串连,八方呼应,以天下大乱取而代之、逐步实行、终成大业为时局估计和最终目的者,到底只有较少人数。”

35、八拜之交 [bā bài zhī jiāo]

释义:八拜: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;交:友谊。旧时朋友结为兄弟的关系。

出处:宋·邵伯温《闻见后录》:“丰稷谒潞公,公着道出,语之曰:汝父吾客也,只八拜。稷不得已,只拜之。”

36、百身何赎 [bǎi shēn hé shú]

释义:百身:自身死一百次;赎:抵。拿一百个我,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。表示极沉痛地悼念。

出处:《诗经·秦风·黄鸟》:“如可赎兮,人百其身。”

37、半壁江山 [bàn bì jiāng shān]

释义:半壁:半边;江山:比喻国家疆土。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。

出处:清·蒋士诠《冬青树·提纲》:“半壁江山,比五季朝廷尤小。”

38、得失参半 [dé shī cān bàn]

释义:得失:得到与失去。得到的和失去的各一半。即得失相当。

出处:

39、敝帚千金 [bì zhǒu qiān jīn]

释义:一把破扫帚,当千金那样贵重。比喻东西虽不好,但自己十分珍惜。

出处:汉·刘珍《东观汉记·光武帝纪》:“帝闻之,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:‘城降,婴儿老母,口以万数,一旦放兵纵火,闻之可谓酸鼻。家有敝帚,享之千金。禹宗室子孙,故尝更职,何忍行此!’”

40、百读不厌 [bǎi dú bù yàn]

释义:厌:厌烦,厌倦。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。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,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。

出处:宋·苏轼《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》诗:“旧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。”

41、百步穿杨 [bǎi bù chuān yáng]

释义: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。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。

出处: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楚有养由基者,善射者也,去柳叶百步而射之,百发而百中之。”《战国策·西周策》:“楚有养由基者,善射;去柳叶百步而射之,百发百中。”

42、才貌双全 [cái mào shuāng quán]

释义:才学相貌都好。

出处:明·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·风月瑞仙亭》:“孩儿见他文章绝代,才貌双全,必有荣华之日,因此上嫁了他。”

43、单枪匹马 [dān qiāng pí mǎ]

释义: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。比喻行动没人帮助。

出处:五代·楚·汪遵《乌江》诗:“兵散弓残挫虎威,单枪匹马突重围。”

44、百口莫辩 [bǎi kǒu mò biàn]

释义:莫:不能;辩:辩白。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。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。

出处:宋·刘过《建康狱中上吴居父》:“虽有百口而莫辩其辜。”

45、丢三落四 [diū sān là sì]

释义:形容做事马虎粗心,不是丢了这个,就是忘了那个。
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七回:“咱们家没人,俗语说的‘夯雀儿先飞’,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,令人笑话。”

46、百无禁忌 [bǎi wú jìn jì]

释义:百:所有的,不论什么;禁忌:忌讳。什么都不忌讳。

出处:清·范寅《越谚·名物·风俗》“百无禁忌,诸邪回避。”

47、垂涎三尺 [chuí xián sān chǐ]

释义:口水挂下三尺长。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。也形容非常眼热。

出处:唐 柳宗元《三戒》:“临江之人,略得麋麂,畜之。入门,群犬垂涎,扬尾皆来。”

48、丁一卯二 [dīng yī mǎo èr]

释义:丁:通“钉”,这里指榫头;卯: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。丁卯合位,一丝不差。形容确实、牢靠。
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三折:“要说个丁一卯二,不许你差三错四。”

49、百里挑一 [bǎi lǐ tiāo yī]

释义: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。形容人才出众
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百二十回:“姑爷年纪略大几岁,并没有娶过的,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。”

50、百年树人 [bǎi nián shù rén]

释义:树:种植,栽培。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。

出处:《管子·权修》:“一年之计,莫如树谷;十年之计,莫如树木,终身之计,莫如树人。”

51、百感交集 [bǎi gǎn jiāo jí]

释义:感:感想;交:同时发生。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。形容感触很多,心情复杂。
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见此茫茫,不觉百端交集,苟未免有情,亦复谁能遣此。”

52、单鹄寡凫 [dān hú guǎ fú]

释义:鹄:天鹅;凫:罢鸭。孤单的天鹅,独居的野鸭。原是古代的琴曲名。后比喻失去配偶的人。

出处:《西京杂记》卷五:“齐人刘道强善弹琴,能作单鹄寡凫之弄。听者皆悲,不能自摄。”

53、不可胜数 [bù kě shèng shǔ]

释义:胜:尽;计:核算。数也数不过来。形容数量极多。

出处:《墨子·非攻中》:“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,不可胜数。”

54、八斗之才 [bā dǒu zhī cái]

释义:才:才华。比喻人极有才华。

出处:《南史·谢灵运传》:“天下才共一石,曹子建独得八斗,我得一斗,自古及今共用一斗。”

55、百折不挠 [bǎi zhé bù náo]

释义:折:挫折;挠:弯曲。比喻意志坚强,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,毫不动摇退缩。

出处:汉·蔡邕《太尉乔玄碑》:“其性庄,疾华尚朴,有百折不挠,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。”

56、百孔千疮 [bǎi kǒng qiān chuāng]

释义:比喻毛病很多,问题严重,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。

出处:唐·韩愈《与孟尚书书》:“汉室以来,群儒区区修补,百孔千疮,随乱随失,其危如一发引千钧。”

57、不计其数 [bù jì qí shù]

释义:没法计算数目。形容很多。

出处:宋·魏了翁《奏措京湖诸郡》:“或谓官民兵在城内者约二十万,而散在四郊者,不计其数。”

58、八面威风 [bā miàn wēi fēng]

释义:各个方面都很威风。形容神气足,声势盛。

出处:元·尚仲贤《单鞭夺槊》第四折:“圣天子百灵相助,大将军八面威风。”

59、半间不界 [bàn gān bù gà]

释义:间、界:今作:“尴尬”。比喻肤浅、不深刻,或做事不彻底。

出处:《朱子语类·论语二九》:“便是世间有这一般半间不界底人,无见识,不顾理之是非一味漫人。”

60、不二法门 [bù èr fǎ mén]

释义:不二:指不是两极端;法门:佧行入道的门径。原为佛家语,意为直接入道,不可言传的法门。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。

出处:《维摩诘经·入不二法门品》:“如我意者,于一切法无言无说,无示无识,离诸问答,是为入不二法门。”


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,仅供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标签:


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

  • 相关文章
  • 最新文章
  • 随机文章
  • 当前分类随机文章
  • 随机标签
  • 随机文章
公司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