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沉著痛快 [chén zhù tòng kuài]
释义:坚劲而流利,遒劲而酣畅。形容诗文、书法遒劲流利。
出处:《法书要录》卷一引南朝·宋·羊欣《采古来能书人名》:“吴人皇象能草,世称沉著痛快。”
2、藏头护尾 [cáng tóu hù wěi]
释义:原指书法的用笔笔力强劲。现指说话、做事躲躲闪闪,怕把真相全暴露出来
出处:汉·蔡邕《九势》:“藏头护尾,力在字中,下笔用力,肌肤之丽,势来不可止,势去不可遏。”
3、凤翥鸾回 [fèng zhù luán huí]
释义:翥:高飞。比喻书法笔势飞动舒展。
出处:晋·陆机《浮云赋》:“鸾翔凤翥,鸿惊鹤飞,鲸鲵溯波,鲛鳄冲道。”
4、丁真楷草 [dīng zhēn kǎi cǎo]
释义:丁:丁觇;楷:智楷。丁觇的隶书,智楷的草书。赞美人的书法好
出处:唐·张彦远《法书要录》第八卷引张怀蠸《书断·中·妙品》:“智永章草,草书入妙,隶入能。兄智楷亦工草,丁觇亦善隶书,时人云:‘丁真楷草’。”
5、凤泊鸾漂 [fèng bó luán piāo]
释义:飘、泊:随流飘荡。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,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峋嵝山》诗:“科斗拳身薤倒披,鸾飘凤泊拏虎螭。”
6、笔走龙蛇 [bǐ zǒu lóng shé]
释义: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。
出处:唐·李白《草书歌行》:“时时只见龙蛇走,左盘右蹙旭惊电。”
7、铁画银钩 [tiě huà yín gōu]
释义:画:笔画;钩:钩勒。形容书法刚键柔美。
出处:唐·欧阳洵《用笔论》:“徘徊俯仰,容与风流,刚则铁画,媚若银钩。”
8、躲躲闪闪 [duǒ duǒ shǎn shǎn]
释义:躲避闪开,以免遇到某些情况。亦形容遮遮盖盖,支支吾吾,不坦率,不直爽。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十九回:“三人于是躲躲闪闪,联步而行。一面走著,看那国人都是端方大雅;再看自己,只觉无穷丑态。”
9、入木三分 [rù mù sān fēn]
释义: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,木工刻时,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。形容书法极有笔力。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。
出处:唐·张怀瓘《书断·王羲之》:“王羲之书祝版,工人削之,笔入木三分。”
10、放纵不拘 [fàng zòng bù jū]
释义:指恣意行事,不受约束。同“放纵不羁”。
出处:《汉书·游侠传·陈遵》:“竦博学通达,以谦俭自守,而遵放纵不拘,操行虽异,然相亲友。”
11、力透纸背 [lì tòu zhǐ bèi]
释义:形容书法刚劲有力,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。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,词语精练。
出处:唐·颜真卿《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》:“当其用锋,常欲使其透过纸背,此成功之极也。”
12、跌宕遒丽 [diē dàng qiú lì]
释义:跌宕:放纵不拘;遒丽:强劲逸丽。形容文辞、书法放纵不拘,刚劲逸丽
出处:《清史稿·梅植之传》:“谓其跌宕遒丽,锻炼旧榻,血脉精气,奔之腕下,熙载未之敢先。”
13、沉着痛快 [chén zhuó tòng kuài]
释义:坚劲而流利,遒劲而酣畅。形容诗文、书法遒劲流利。
出处:宋·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辩》:“其大概有二,曰优游不迫,曰沉着痛快。”
14、丰筋多力 [fēng jēn duō lì]
释义:丰:丰满,丰实;筋: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;多:多余。书法有筋骨,笔力雄健。比喻字体结构坚实而丰满,笔力强劲有余。
出处:宋·无名氏《宣和书谱》:“三国之初,字学缺然不讲,繇于是为一家法,而议者谓其丰筋多力,有云游雨骤之势。”
15、四书五经 [sì shū wǔ jīng]
释义:四书:亦称四子书,即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;五经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经典。
出处:汉·班固《白虎通·五经》:“五经何谓?谓《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诗》、《礼》、《春秋》也。”宋·朱熹著有《四书集注》。
16、龙飞凤舞 [lóng fēi fèng wǔ]
释义: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,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,灵活舒展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表忠观碑》:“天目之山,苕水出焉,龙飞凤舞,萃于临安。”
17、蚕头燕尾 [cán tóu yàn wěi]
释义:形容书法起笔凝重,结笔轻疾。
出处:宋·赵佶《宣和画谱·颜真卿》“惟其忠贯白日,识高天下,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,特立而兼括。……后之俗学,乃求其形似之末,以谓蚕头燕尾,仅乃得之。”
18、笔底龙蛇 [bǐ dǐ lóng shé]
释义:犹言笔走龙蛇。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。
出处: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三十一回:“闻公博学广记,笔底龙蛇,真才子也。”
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,仅供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