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成语 > 成语查询>>

形容团结一心成语

  • 作者:admin 更新时间:2025-02-17 17:15

1、负荆请罪 [fù jīng qǐng zuì]

释义:负:背着;荆:荆条。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。表示向人认错赔罪。

出处: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廉颇闻之,肉袒负荆,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。”

2、敌王所忾 [dí wáng suǒ kài]

释义:指把天子所痛恨的人作为自己的敌人而加以讨伐。

出处:《左传·文公四年》:“诸侯敌王所忾,而献其功。”杨伯峻注:“王之所恨怒者,诸侯亦以之为仇敌而伐之。”

3、雪中送炭 [xuě zhōng sòng tàn]

释义: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。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。

出处:宋·范成大《大雪送炭与芥隐》诗:“不是雪中须送炭,聊装风景要诗来。”

4、管鲍之交 [guǎn bào zhī jiāo]

释义:春秋时,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。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。

出处:《列子·力命》:“生我者也,知我者鲍叔也。”

5、一心一力 [yī xīn yī lì]

释义:犹同心协力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。

出处:清·魏源《圣武记》卷九:“自阖营将弁,以及士卒,无不一心一力。”

6、解衣推食 [jiě yī tuī shí]

释义: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,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。形容对人热情关怀。

出处: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汉王授我上将军印,予我数万众,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。”

7、万众一心 [wàn zhòng yī xīn]

释义:千万人一条心。形容团结一致

出处:《后汉书·朱擕传》:“万人一心,犹不可当,况十万乎!”

8、布衣之交 [bù yī zhī jiāo]

释义:布衣:平民。旧指贫寒老友。

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:“卫君与文布衣交,请具车马皮币,愿君以此从卫君游。”

9、协力同心 [xié lì tóng xīn]

释义:心:思想;协:合。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。

出处: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,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,岂勇力智慧不足哉?”《周书·崔谦传》:“然后与宇文行台,同心协力,电讨不庭,则桓文之勋,复兴于兹日矣。”

10、党坚势盛 [dǎng jiān shì shèng]

释义:指团结紧、势力盛大。

出处:

11、众心成城 [zhòng xīn chéng chéng]

释义:指万众一心,如坚固城堡。比喻众人团结一致,力量无比强大。

出处: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众心成城众口铄金。”韦昭注:“众心所好,莫之能败,其固如城也。”

12、亲如手足 [qīn rú shǒu zú]

释义:象兄弟一样的亲密。多形容朋友的情谊深厚。

出处:元·关汉卿《魔合罗》第四折:“想兄弟情亲如手足。”

13、奔走之友 [bēn zǒu zhī yǒu]

释义:指彼此尽力相助的挚友。

出处:《后汉书·党锢传·何顒》:“袁绍慕之,私与往来,结为奔走之友。”

14、同心并力 [tóng xīn bìng lì]

释义: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。

出处:汉·贾谊《过秦论下》:“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,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。”

15、生死相依 [shēng sǐ xiāng yī]

释义:在生死问题上互相依靠。形容同命运,共存亡。

出处:毛泽东《中国人民志愿军要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,一草一木》:“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,休戚与共生死相依,为战胜共同敌人而奋斗到底。”

16、金兰之友 [jīn lán zhī yǒu]

释义:指亲密的朋友。

出处:《易·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”

17、胜友如云 [shèng yǒu rú yún]

释义:胜友:良友。许多良友聚集一处。

出处:唐·王勃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》:“十旬休暇,胜友如云。千里逢迎,高朋满座。”

18、甘苦与共 [gān kǔ yǔ gòng]

释义:甘苦:欢乐和痛苦;与共:共同在一起。共同享受欢乐与幸福,共同承担痛苦与磨难。

出处: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燕策一》:“燕王吊死问生,与百姓同其甘苦。”

19、协力齐心 [xié lì qí xīn]

释义:思想一致,共同努力。亦作“协心同力”、“协力同心”。

出处:清·林则徐《密陈以重赏鼓励定海民众诛灭敌军片》:“吾民协力齐心,歼除非种,断不至于误杀。”

20、齐心协力 [qí xīn xié lì]

释义:形容认识一致,共同努力。

出处:《墨子·尚贤》:“《汤誓》曰:‘聿求元圣,与之戮力同心,以治天下。’”

21、仁民爱物 [rén mín ài wù]

释义:仁:仁爱。对人亲善,进而对生物爱护。旧指官吏仁爱贤能。

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君子之于物也,爱人而弗仁;于民也,仁之而弗亲,亲亲而仁民,仁民而爱物。”

22、吴越同舟 [wú yuè tóng zhōu]

释义:吴越:指吴国人和越国人。比喻团结互助,同心协力,战胜困难。

出处:《孙子·九地》:“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而济,遇风,其相救也如左右手。”

23、安定团结 [ān dìng tuán jié]

释义:指形势、秩序、生活安稳,民众气氛和睦

出处:邓小平《军队要整顿》:“我们要遵照毛泽东同志关于安定团结的指示,整顿军队。”

24、戮力同心 [lù lì tóng xīn]

释义:戮力:并力;同心:齐心。齐心合力

出处:《墨子·尚贤》:“《汤誓》曰:‘聿求元圣,与之戮力同心,以治天下。’”

25、众口铄金 [zhòng kǒu shuò jīn]

释义:铄:熔化。形容舆论力量大,连金属都能熔化。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

出处: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众心成城众口铄金。”

26、敌忾同仇 [dí kài tóng chóu]

释义:全体一致痛恨敌人。

出处:《诗经·秦风·无衣》:“修我戈矛,与子同仇”。《左传·文公四年》:“诸侯敌王所忾,而献其功”。

27、视为知己 [shì wéi zhī jǐ]

释义:看成好朋友。

出处:蔡东藩《前汉演义》第63回:“独故太仆灌夫,却与婴沆瀣相投,始终交好,不改故态,婴遂视为知己,格外情深。”

28、和衷共济 [hé zhōng gòng jì]

释义:衷:内心;济:渡。大家一条心,共同渡过江河。比喻同心协力,克服困难。

出处:《尚书·皋陶谟》:“同寅协恭和衷哉。”《国语·鲁语下》“夫苦匏不材于人,共济而已。”

29、同心协力 [tóng xīn xié lì]

释义:心:思想;协:合。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。

出处: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,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,岂勇力智慧不足哉?”《周书·崔谦传》:“然后与宇文行台,同心协力,电讨不庭,则桓文之勋,复兴于兹日矣。”

30、煮粥焚须 [zhǔ zhōu fén xū]

释义:比喻兄弟友爱。

出处:《新唐书·李 传》:“性友爱,其姊病,尝自为粥而燎其须。”

31、道义之交 [dào yì zhī jiāo]

释义:交:交情,友谊。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。指互相帮助,互相支持的朋友。

出处: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38回:“道义之交,只此已足,何必更为介介。”

32、铜墙铁壁 [tóng qiáng tiě bì]

释义:原比喻防御十分坚固,不可摧毁。也比喻团结一致
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谢金梧》楔子:“随他铜墙铁壁,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。”

33、手足之情 [shǒu zú zhī qíng]

释义:手足:比喻兄弟。比喻兄弟的感情。

出处:唐·李华《吊古战场文》:“谁无兄弟,如足如手。”宋·苏辙《为兄轼下狱上书》:“臣窃哀其志,不胜手足之情。”

34、举国一致 [jǔ guó yī zhì]

释义:全国上下,团结一致

出处:毛泽东《论持久战》:“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,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。”

35、风雨同舟 [fēng yǔ tóng zhōu]

释义: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,一起与风雨搏斗。比喻共同经历患难。

出处:《孙子·九地》:“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共济,遇风,其相救也如左右手。”

36、一心一意 [yī xīn yī yì]

释义:只有一个心眼儿,没有别的考虑。

出处: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恕传》:“免为庶人,徙章武郡,是岁嘉平元年。”裴松之注引《杜氏新书》:“故推一心,任一意,直而行之耳。”

37、休戚相关 [xiū qī xiāng guān]

释义:休:欢乐,吉庆;戚:悲哀,忧愁。忧喜、福祸彼此相关联。形容关系密切,利害相关

出处: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晋国有忧,未尝不戚,有庆,未尝不怡。……为晋休戚,不背本也。”

38、仁义道德 [rén yì dào dé]

释义: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。

出处: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后之人,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,孰从而听之。”

39、同舟共济 [tóng zhōu gòng jì]

释义:舟:船;济:渡,过洒。坐一条船,共同渡河。比喻团结互助,同心协力,战胜困难。也比喻利害相同。

出处:《孙子·九地》:“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而济,遇风,其相救也如左右手。”

40、患难之交 [huàn nàn zhī jiāo]

释义:交:交情,朋友。在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。

出处:明·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十回:“浦肫夫患难之交,今日年兄为我们看他,异日我们也代年兄看他。”

41、精诚团结 [jīng chéng tuán jié]

释义:精诚:真诚。一心一意团结一致

出处:《茅盾选集 杂感二题之二》:“唯有盟国的精诚团结,才能赢得和平。”

42、称兄道弟 [chēng xiōng dào dì]

释义:朋友间以兄弟相称。形容关系亲密。

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2回:“见了同事周老爷一班人,格外显得殷勤,称兄道弟,好不热闹。”

43、分甘共苦 [fēn gān gòng kǔ]

释义:同享幸福,分担艰苦。

出处:《晋书·应詹传》:“詹与分甘共苦,情若兄弟。”

44、契若金兰 [qì ruò jīn lán]

释义:比喻朋友交情深厚。

出处:《易·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”

45、齐心合力 [qí xīn hé lì]

释义:形容认识一致,共同努力。

出处:《墨子·尚贤》:“《汤誓》曰:‘聿求元圣,与之戮力同心,以治天下。’”

46、不分彼此 [bù fēn bǐ cǐ]

释义:形容关系密切,交情深厚。

出处:宋·陈亮《谢安比王导论》:“一切以大体弥缝之,号令无所变更,而任用不乏其人。”

47、赤心相待 [chì xīn xiāng dài]

释义:赤心:真诚的心。真心诚意对待别人。

出处:元·乔梦符《两世姻缘》第一折:“做了一程夫妻,彼此赤心相待,白首相期。”

48、同心合力 [tóng xīn hé lì]

释义: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。

出处:《书·泰誓中》:“予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

49、推襟送抱 [tuī jīn sòng bào]

释义:襟、抱:指心意。向对方表示殷勤的心意。

出处:《南史·张充传》:“所可通梦交魂,推襟送抱者,唯丈人而已。”

50、金龟换酒 [jīn guī huàn jiǔ]

释义:解下金龟换美酒。形容为人豁达,恣情纵酒。

出处:唐·李白《对酒忆贺监诗序》:“太子宾客贺公,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,呼余为‘谪仙人’,因解金龟,换酒为乐。”

51、四海之内皆兄弟 [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]

释义: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。

出处: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,四海之内,皆兄弟也。”

52、顺藤摸瓜 [shùn téng mō guā]

释义:顺着瓜藤蔓去找西瓜。比喻按照某个线索查究事情。

出处:《人民日报》1982.6.30:“由此顺藤摸瓜,很快破获了这起盗窃案。”

53、肝胆相照 [gān dǎn xiāng zhào]

释义:肝胆:比喻真心诚意。比喻以真心相见。

出处:宋·赵令畸《侯鲭录》:“同心相亲,照心照胆寿千春。”

54、打得火热 [dǎ dé huǒ rè]

释义:形容十分亲密。
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4回:“原来安道全新和建康府一个烟花娼妓,唤做李巧奴,时常往来,正是打得火热。”

55、同力协契 [tóng lì xié qì]

释义:犹言同心协力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。

出处:《南史·宋纪·武帝》:“同力协契,所在蜂起。”

56、同心戮力 [tóng xīn lù lì]

释义:指齐心合力

出处:《墨子·尚贤》:“《汤誓》曰:‘聿求元圣,与之戮力同心,以治天下。’”

57、患难与共 [huàn nàn yǔ gòng]

释义: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。指彼此关系密切,利害一致。

出处:三国·魏·曹植《求自试表》:“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,诚与国分形同气,忧患共之者也。”

58、打成一片 [dǎ chéng yī piàn]

释义:形容感情融洽,成为一体。

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十五:“老僧四十年方打成一片。”

59、志同道合 [zhì tóng dào hé]

释义:道:途径。志趣相同,意见一致。

出处: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思王植传》:“昔伊尹之为媵臣,至贱也,吕尚之处屠钓,至陋也,乃其见举于汤武、周文,诚道合志同,玄漠神通,岂复假近习之荐,因左右之介哉。”

60、深情厚谊 [shēn qíng hòu yì]

释义:深厚的感情和友谊。

出处:郭小川《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岛》诗:“这个岛呵,为什么如此高大不凡?只因为:亿万亲人的深情厚谊,在这里流连忘返。”


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,仅供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标签:


阅读更多的相关内容

  • 相关文章
  • 最新文章
  • 随机文章
  • 当前分类随机文章
  • 随机标签
  • 随机文章
公司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