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:承春:指春天。旧时称赞好官的话。。
出处:五代·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·有脚阳春》:“宋璟爱民恤物,朝野归美,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,阳春言所至之处,如阳春煦物也。”
释义:使金石熔化枯焦。形容天气酷热。。
出处:北齐·刘昼《刘子新论·大质》:“大热煊赫,焦金烁石。”
释义:将金属、石头烧焦、熔化。形容天气极度干旱、炎热。。
出处:南朝·刘孝标《辩命论》:“放勋之世,浩浩襄陵;天乙之时,焦金流石。”
释义:凊:凉。冬天使父母温暖,夏天使父母凉爽。本指人子孝道。现亦泛称冬暖夏凉。。
出处: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凡为人子之礼,冬温而夏凊。”
释义:指温度极高,能将金石熔化。形容酷热。同“烁石流金”。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石炭》诗:“投泥泼水愈光明,烁玉流金见精悍。”
释义:知了夏天生,秋天死,看不到雪。比喻人见闻不广。。
出处:汉·桓宽《盐伯论·相刺》:“以所不睹不信人,若蝉之不知雪坚。”
释义:无论冬天还是夏天。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。。
出处:《诗经·陈风·宛丘》:“无冬无夏,值其鹭羽。”
释义:挥:洒,泼。用手抹汗,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。形容人多。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连衽成帷,举袂成幕,挥汗成雨。”
释义:夏大雨,冬大寒。后以之为怨嗟生计艰难之典。。
出处:《书·君牙》:“夏暑雨,小民惟曰怨咨,冬祁寒,小民亦惟曰怨咨,厥惟艰哉!”蔡沉集传:“祁,大也。暑雨祁寒,小民怨咨,自伤其生之艰难也。”
释义:挥:洒,泼。形容天热出汗多。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连衽成帷,举袂成幕,挥汗成雨。”
释义:指阴历五、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。。
出处: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27回:“只为五黄六月,无人使唤,父母又年老,所以亲身来送。”
释义:春风和煦,夏雨滋润,足以养育万物。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。。
出处:汉·刘向《说苑·贵德》:“吾不能以春风风人,吾不能以夏雨雨人,吾穷必矣。”
释义:簟:竹。竹席细密的纹理像清凉的水一样。常用以形容夏夜的清凉。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南堂五首》:“扫地焚香闭阁眠,簟纹如水帐如烟。” 宋·辛弃疾《御街行》:“纱厨如舞,簟纹如水,别有生凉处。”
释义:汗珠象下雨似的往下掉。形容出汗很多。。
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四十七:“三冬汗如雨。”
释义: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,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。比喻一年的农事。。
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夫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,此天道之大经也。”
释义:指夏秋之际的风雨。后亦泛指风雨不已。同“阑风长雨”。。
出处:清·纳兰性德《菩萨慢》词:“阑风伏雨催寒食,樱桃一夜花狼藉。”
释义:赤:空。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。。
出处:《韩非子·十过》:“晋国大旱,赤地千里。”
释义:燕夏天来温带,冬天归南方;雁冬天来温带,夏天归南方。比喻各自一方,不能相见。。
出处: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地形训》:“磁石上飞,云母来水,土龙致雨,燕雁代飞。”
释义:①形容出汗多,湿透了背上的衣服。②形容惭愧不安之极。。
出处:宋·无名氏《青琐后集》:“每延英奏对,虽严冬盛寒亦流汗浃背。”
释义:莺:黄鹂。燕子的话语,黄鹂的歌声。形容大好春光。。
出处:唐·皇甫冉《春思》诗:“莺啼燕语报新年,马邑龙堆路几千?”
释义:冬耕地,夏锄草。泛指做各种农活。。
出处:《管子·乘马数》:“使农夫寒耕暑耘,力归于上,女勤于纤微,而织归于府。”
释义:指以寒泉洗瓜果解渴。后代指消夏的生活。。
出处:语出三国·魏·曹丕《与朝歌令吴质书》:“浮甘瓜於清泉,沈朱李於寒水。”亦作“浮瓜沉李”。
释义: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。比喻为人严厉,令人畏惧。。
出处:《左传·文公七年》:“鄷舒问于贾季曰:‘赵衰、赵盾孰贤?’对曰:‘赵衰,冬日之日也。赵盾,夏日之日也。’”杜预注:“冬日可爱,夏日可畏。”
释义:收:收成。连一粒米也没收获到。多指因灾祸造成绝收。。
出处:明·西湖渔隐主人《欢喜冤家》第三回:“我家今年那租田,自然颗粒无收的了。”
释义: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。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。。
出处:三国·魏·曹丕《与朝歌令吴质书》:“浮甘瓜于清泉,沉朱李于寒冰。”
释义:阑珊的风,冗多的雨。指夏秋之际的风雨。后亦泛指风雨不已。亦作“阑风伏雨”。。
出处:唐杜甫《秋雨叹》诗之二:“阑风长雨秋纷纷,四海八荒同一云。”
释义:雨:前一个“雨”,名词,雨水;后一个“雨”,动词,下雨。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。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。。
出处:汉·刘向《说苑·贵德》:“吾不能春风风人,吾不能以夏雨雨人,吾穷必矣。”
释义:火伞:比喻夏天太阳酪烈;张:展开。形容夏天烈日当空,十分炎热。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》诗:“光华闪壁见神鬼,赫赫炎官张火伞。”
释义:皎:白而亮。太阳像火一样燃烧。多形容夏日的炎热。。
出处:
释义:汗流得满背都是。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。现也形容出汗很多,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。同“汗流浃背”。。
出处:《旧唐书·昭宗纪》:“昭宗临轩自谕之曰:‘卿等藩侯,宜存臣节,称兵入朝,不由奏请,意在何也?’茂贞、行瑜汗流洽背,不能对。”
释义:寸草:一点儿草。形容土地贫瘠,连一点儿草都不长。亦形容灾情严重。。
出处:元·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四折:“那山阳县有用毒药谋死公公犯妇窦娥,他问斩之时,曾发愿道:‘若是果有冤枉,着你楚州三年不雨,寸草不生。’可有这件事来?”
释义:热气蒸腾的样子。形容气氛热烈或情绪高涨。。
出处:清·李宝嘉《中国现在记》第十一回:“只见小和用一个小托盘托了几碗盖碗茶,热气腾腾的端过来。”
释义:冬天的太阳,夏天的云层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,使人愿意接近。。
出处:宋·陈恬《程伯淳赞》:“本以正身,惟德温温,如冬之日,如夏之云。”
释义:指温度极高,能将金石熔化。形容酷热。烁,通“铄”。。
出处:唐·康骈《剧谈录·狄惟谦请雨》:“是时炎旱累月,烁石流金,晴空万里。”
释义:闪电飞光,雷声轰鸣。比喻快速有力。也比喻轰轰烈烈。。
出处:杜鹏程《在和平的日子里》第五章:“是英明的主意,这主意通过电话就电闪雷鸣一样传遍工地。”
释义:冬天使父母温暖,夏天使父母凉爽。指人子孝道。亦泛称冬暖夏凉。。
出处:北魏《张猛龙碑》:“冬温夏清,晓夕承奉。”
释义:积肉如山,列脯如林。原是夏桀生活芒淫的故事,后比喻宴会的奢侈。。
出处:晋 皇甫谧《帝王世纪 夏》:“以人架车,肉山脯林,以酒为池,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余人。”
释义: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。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。。
出处:三国·魏·曹丕《与朝歌令吴质书》:“淝甘瓜于清泉,沉朱李于寒水。”
释义:形容势焰炽盛。。
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云汉》:“旱既大甚,则不可沮,赫赫炎炎,云我无所。”《汉书·叙传下》:“胜、广熛起,梁、籍扇烈,赫赫炎炎,遂焚咸阳。”
释义:桃花嫣红,柳枝碧绿。形容花木繁盛、色彩鲜艳的春景。。
出处:唐·王维《田园》诗:“桃红复含宿雨,柳绿更带春烟。”
释义:吴牛: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。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,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。比喻因疑心而害怕。。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臣犹见牛,见月而喘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四引《风俗通》:“吴牛望见月则喘,彼之苦于日,见月怖喘矣。”
释义:铄、流:熔化。形容天气酷热,好象金石都要熔化。。
出处:《淮南子·铨言训》:“大热铄石流金,火弗为益其烈。”战国楚·宋玉《招魂》:“十日代出,流金铄石些。”
释义:夏天生火炉,冬天扇扇子。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,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。。
出处:汉·王充《论衡·逢遇》:“今则不然,作无益之能,纳无补之说,以夏进炉,以冬奏扇,为所不欲得之事,献所不欲闻之语,其不遇祸,幸矣。”
释义:盛夏已过,寒冬将至。泛指时光流逝。。
出处: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寒往则暑来,暑往则寒来,寒暑相推,而岁成焉。”
释义:四时:指春夏秋冬四季;八节:指立春、春分、立夏、夏至、立秋、秋分、立冬、冬至。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。。
出处:唐·马总《意林》卷一引《隋巢子》:“鬼神为四时八节以纪育人。”唐·杜甫《短歌行赠四兄》诗:“四时八节还拘礼,女拜弟妻男拜弟。”
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与整理,仅供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标签: